【本网讯】
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
用热血汗水,浇灌希望之田
用青春之力
开启“返家乡”社会实践的新篇章
“我和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用不一样的身份标签
述说着不一样的青春故事
返家乡社会实践进行时
贸院学子在行动
01
管理学院
2023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
周慧琴
实践地点:河南省郑州市名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在此次的返家乡活动中,我在郑州名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与了社会实践,亲身投入到市场调研,一家家医院、诊所地走访,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他们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和建议。同时,我们还走进社区,向居民们发放健康宣传册,耐心讲解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常识。这次实践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医疗器械行业对于社会健康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图为走访医院慰问老人)

(图为宣传医疗知识)
02
艺术设计学院
2023级艺术教育1班
张子瑜
实践地点:重庆市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玻璃窗凝着冰花,室内却翻涌着热腾腾的生机。作为托管班志愿者,我与三十多个孩子在冬日里共同书写了一段温暖的教育叙事。那些看似简单的课程互动,在时光的褶皱中显露出成长最纯粹的光泽。
绿野寻踪的课堂上,孩子们挎着竹篮化身“自然收藏家”。他们在庭院里搜寻落叶,将银杏、红枫、梧桐的残叶铺满长桌。有人把锯齿状的叶片拼成振翅的凤凰,有人用柳叶排列出蜿蜒的星河。当孩子们托着作品解释他们的创意时,我忽然懂得:自然教育从不是认知标本的过程,而是守护想象力的港湾。
而后在数独课上,某个曾对数学面露怯意的男孩,突然在某天高举填满数字的九宫格,后来他的作业本边缘开始爬满自创的“数字迷宫”,那些跳出方格的奇想,让我看见教育真正的魔力——它不该是框架,而应是点燃火种的火柴。
辅导作业的时光里,橡皮屑与铅笔字交织成成长的轨迹。当孩子们举着工整的造句本围过来,当顽皮鬼把算术题画成连环画,我逐渐懂得:教育不是修剪个性的剪刀,而是托起不同翅膀的风。
临别时,孩子们塞给我满是贴纸的告别信。攥着这些温热的心意,我终于读懂陶行知说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每个数字背后的执着、每片落叶里的惊喜、每次演练时的紧握的手,都在诉说着同样的真相:所谓教育,不过是蹲下来与童心对话,在平凡日常中种下眺望远方的种子。

(图为同学们正在制作创意树叶画)

(图为正在为孩子们讲授数独趣味课)

(图为正在辅导孩子们作业)
(图为工作视频)
03
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
2023级汉语言文学17班
李思睿
实践地点: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办事处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返家乡”实践已成为青年了解、服务家乡的重要桥梁。这个寒假,我再次来到鼎山街道宣传办开展实践。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悉心指导,让我迅速融入工作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协助完成多项事务,从基础资料整理到活动策划执行,自身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这段经历也让我深刻意识到,青年理应为家乡的繁荣发展勇担责任 ,在回馈家乡中实现自我价值。

(图为进行文章撰写)
(图为工作视频)
04
管理学院
2024级旅游管理2班
彭静
实践地点:重庆市北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大学第一学期我就参加了返家乡活动,这次的寒假公益托管班让我收获颇多。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孩子的精力很充沛,有个孩子很调皮,一天至少要惹事三次,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现在的小学生很聪明,让我震惊的是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上英语课了,并且他们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不会害怕。这次的实践让我重新认识了现在的小孩子,现在的小孩子是青春于蓝而胜于蓝。


(图为辅导和孩子做作业)
05
管理学院
2024级审计学2班
袁永溢
实践地点:重庆市渝北区两路街道义学路社区
这个寒假,我参与了社区托管班志愿活动,为我开启了一段温暖而治愈的旅程。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光里,我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我教他们画画、做手工,陪他们阅读、做游戏,他们的笑容驱散了冬日的寒冷。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付出爱与耐心,收获的是双倍的快乐与成长。

(图为辅导孩子作业)

(图为带孩子们做游戏)
(图为工作视频)
06
教育学院
2023级学期教育3班
杨欢
实践地点:重庆市永川区张家坡社区
(图为工作视频)
07
管理学院学院
2024级审计学3班
冉磊
实践地点:重庆市石柱县农贸市场中心
(图为工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