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剪映 /

    情牵桑梓故事 共筑美丽中国 | 我和我的“返家乡”故事(八)

    作者:团委 编辑:陈珈贝 来源: 团委 发布时间:2025-02-19 21:56:11

    【本网讯】

    “我和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用不一样的身份标签

    述说着不一样的青春故事

    返家乡社会实践进行时

    贸院学子在行动

    01

    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

    2022级汉语言文学1班

    董静怡

    实践地点:河南省淮阳区大连乡董阁行政村

    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普查社区经济状况,体味社区民情,为基层民众事业增添光彩,我决定实地深入我自己所在的社区里实践,在志愿的同时,品味民生民情。更加深入到基层民众中去,青春奉献公益,青年志愿精神宣扬。在这次大学生返家乡活动中,我积极参加报名。在这几天的学习与不断实践中,活动中的我也在不断进步与成长,拥有了更多的工作经验,也体会到了更丰富的社区办公规则与精神。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和活动的意义。在与社区居民和困难群众的交流中,我不仅了解了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更加明确了社工工作的使命和责任。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居民沟通,如何协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意义与价值。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深大家对基层民众事业的关心与认识,体现我们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宣扬青年志愿者的无限活力。

    25795

    32D21

    (图为董静怡工作)

    02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班

    罗志欣

    实践地点: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兴业路社区

    新春之际,我投身于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开启了一场温暖与成长交织的旅程。在军属慰问物资发放中,我将承载着敬意与关怀的物资送到军属手中,他们眼中的欣慰与感动,让我深深领悟到军人家庭背后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托管教育里,我陪伴孩子们学习、游戏,见证他们的点滴进步,那些纯真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协助写春联时,墨香与年味交织,以笔为媒,传递着新春的祝福与美好愿景。

    此次实践,不仅是付出与奉献,更是心灵的洗礼与成长。我将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更多的爱与关怀。

    6680C

    (图为军属慰问物资发放)

    67946

    (图为协助春联的书写和发放)

    5B767

    (图为托管教育)

    03

    教育学院

    2024级学前教育3班

    张梦然

    实践地点: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椒乡社区管辖街道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我在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椒乡社区管辖街道参与为期4天的春节前安全宣传实践活动。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发传单、劝导车辆在交通路口正确会车,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看到居民安全意识提升,我很有成就感。这次实践让我学会沟通,增强社会责任感,更懂得安全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我愿继续为社区安全贡献力量。

    78F70

    (图为在街道进行消防安全宣传)

    6526C

    (图为在街道口发放安全传单)

    04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2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4班

    林佳琦

    实践地点:宁德市汽车北站

    本次“返家乡”我参加了由共青团蕉城区委联合宁德汽车南站和汽车北站开展的“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活动。本次志愿活动旨在为春运期间的旅客提供全方位,贴心的服务。本次活动我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主要负责:为有困难的旅客提供关于车次,票价,时间等信息的咨询,引导旅客前往正确的候车区或检票口,为携带大件行李或行动不便的旅客搬运行李,让出行的人收获一份来自陌生人的关怀与温暖。

    578AC

    (图为为旅客操作售票机)

    4ABEA

    (图为志愿者参与培训)

    504FB

    (图为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合影)

    05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2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

    蒋纪雨

    实践地点: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红河路社区

    这个寒假,我以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家乡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红河路社区,参与了寒假托管班的服务工作。短短几日,这段与孩子们共度的时光,成了我返乡经历中最温暖的记忆。

    每天清晨踏入活动室,迎接我的总是孩子们雀跃的笑脸。辅导作业时,我学着用画图拆解数学题,用故事串联语文知识,看到他们豁然开朗的眼神,仿佛看见曾经的自己。课间休息,我和孩子们玩“成语接龙”,输的人要模仿海洋科普课上的水母跳舞——那些肆意的笑声,让冬日的教室暖意融融。最难忘的是以“学会尊重”为主题的小课堂,当我分享校园生活中的温暖故事时,一个总是沉默的小女孩突然举手说:“老师,你每次都会蹲下来听我说话,这就是尊重。”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

    这段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的温度。曾经想逃离的小城,如今却因这群孩子的成长而充满生机。返乡,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我与故乡的双向奔赴——用青春的热忱浇灌希望的种子,而这片土地,也让我在付出中遇见了更坚定的自己。

    6B411

    (图为给托管学生答疑)

    6DEB6

    (图为与小朋友积极互动)

    4296D

    (图为蒋纪雨工作留影)

    06

    文学创意与传播学院

    2024级汉语言文学17班

    覃杨杰

    实践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图为工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