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和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用不一样的身份标签
述说着不一样的青春故事
返家乡社会实践进行时
贸院学子在行动
01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2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肖慧琴
实践地点: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河东客运站
在这个春节,我有幸参与了我们区的“返家乡”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河东客运站,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乘客搬运行李、指引路线、指导购票、检查行李、提醒刷卡进站以及向乘客说明发车时间等。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体验到了春运的繁忙与温暖,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我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时间段。这样的分工使得整个服务过程井然有序,每位志愿者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主要负责行李搬运和指引路线。每当看到乘客们因为行李沉重而步履蹒跚时,我们都会主动上前帮忙,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见证了许多感人的场景。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提着大行李,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家的渴望和对旅途的担忧。我们主动上前,帮助他们搬运行李,指引他们到正确的候车区。有时给他们接一杯热水御寒解渴,他们脸上露出的感激笑容,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我的心中也涌出一股暖流。
还有中年妇女带着几个孩子匆忙拿着票赶车回家,她们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期待。我们帮助她们快速通过安检,指引她们到检票口,给她们指明具体车辆,当她们顺利上车,挥手向我们道谢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成就感,让我意识到我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也可以帮助他人,是我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多了几分信心。
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年轻的孙女带着年老的奶奶买票并带领她赶车回家。孙女的细心和耐心,以及奶奶脸上的安心和幸福,让我看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让我的心变得更加安定,想起以前老是和父亲别扭地吵架,现在也想志愿结束以后回家为父亲做一顿热乎的饭等着他回来吃。
还有那些大包小包提着想赶回家的一年在外奔波的工人,他们的脸上虽然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对家的渴望。我们帮助他们搬运行李,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看到他们顺利上车,我的心中充满千言万语,想着自己大学在外省不想听父亲说不停地管教,一学期就只打过一两次的电话,此刻也有些愧疚,父亲肯定也是在家中长时间着急的苦等我的电话,担心着我的生活,我反思自己,并训斥自己去上学了一定多给家里报备。
通过这次春运志愿服务,我不仅收获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体会了少许人间百态,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协作。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心。

(图为组员为乘客检票)

(图为肖慧琴帮老人搬行李)

(图为组长给乘客指引购票)
02
外语外贸学院
2024级英语3班
唐馨芮
实践地点: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南华社区
在本次“返家乡”志愿活动中,我进行了为期五天,长达4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主要是给孩子们进行知识讲解,作业辅导,科学普及等内容。
从开始到结束,我和孩子们由不熟到熟悉,由摩擦磕碰到互相理解与配合,他们能够感受到我的不容易,同时我也能够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可爱之处。在此期间,我不仅为他们进行课内的作业辅导,也在课外为他们讲述南京大屠杀、性教育、校园暴力防治等他们必须知道的历史、生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我们还一起为新年写上了福字,拍了难忘的大合照。在故事的结尾,我也为他们讲述了令他们最难忘的一堂课----《相遇与离别》,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亲人,朋友与老师和自己的相遇与离别,真正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美好与温暖的情感。
很开心江津团区委和重庆市委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我们能够站上讲台,为孩子们讲述自己的人生领悟与经验。
同时,江津区青少年宫也将我们每个社区的志愿者放上了公众号,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图为给孩子们进行知识讲解)

(图为给孩子们作业辅导)

(图为和孩子们大合影)
03
管理学院
2023级审计学3班
秦诗涵
实践地点:重庆市南岸区
今年寒假,我有幸参与团南岸区委组织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长生桥镇乐陶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月里,我的主线及日常任务是流动儿童信息整理与完善,并将这些信息录入全国儿童福利系统。(ps:收集信息时需要给流动儿童家长打电话,每天这个环节都有人怀疑我是诈骗人员,感叹一下大家的反诈意识真的非常强哈哈哈!)
活动方面,我积极协助乐陶社区开展“童心童乐”快乐成长营寒假系列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时光,见证他们的成长与笑容。此外,我还参与了南岸区春晚和首届东站火锅文化节等活动,感受到了家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
服务期间,我还参与走访社区内的“九小场所”,检查他们的灭火器是否过期,店内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还有社区楼道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解决,确保每一层楼的消防安全通道都无阻碍物。同时也涉及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撰写视频脚本、活动策划与简报。
此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不仅提升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为家乡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协助社区开展“童心童乐”快乐成长营寒假系列活动)

(图为“童心童乐”快乐成长营寒假系列活动合影留念)

(图为社区楼道消防安全检查后合影留恋)

(图为活动合影留念)
04
外语外贸学院
2023级翻译1班
周疆燕
实践地点:重庆市彭水县汉葭街道鼓楼社区
寒假期间,我怀着热忱之心,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投身于“返家乡”实践活动。在鼓楼社区的儿童托管服务中,我度过了这样一段充实而意义非凡的时光。
这段经历,于我而言,是奉献与收获的交织。我为社区儿童的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而孩子们的纯真与进步,也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自我蜕变。
每日的作业辅导是我与孩子们深度互动的关键时刻。每当孩子们背着书包踏入托管班,我便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面对孩子们的困惑,我常常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数学难题,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瓶颈,真正掌握知识。
在县团委的组织与指导下,筹备并开展政治思想公开课是一段充满挑战却又极具意义的经历。考虑到托管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多种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如“你问我答”和“历史时间线”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讲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时,我特别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展开教学。例如,针对少先队员,我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少先队与党的紧密联系,引导他们理解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帮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红色的种子,为未来的成长筑牢思想根基。
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融入英语启蒙课堂,我结合自身专业精心设计了多个趣味盎然的教学板块。比如“寻找隐藏的字母”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字母的形状与发音;“字母炸弹”游戏则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还有欢快的“英文字母歌”,让孩子们在歌声中轻松掌握字母顺序。这些设计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而融洽,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趣味课程的协同共创中,我深刻领略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从最初提出结合传统文化开展手工或视频教学的创意,到与其他志愿者携手收集材料、精心设计游戏和趣味问答环节,再到活动现场的组织与引导,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与汗水。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乐趣与收获的学习环境。
在鼓楼社区儿童托管服务活动中,我见证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也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内心的充实与成长。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未来,我会带着这份热情和收获,继续参与更多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更多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图为为孩子们讲授共青团相关知识)

(图为开展英语启蒙课教学)

(图为协助小朋友做灯笼)

(图为成品展示大合照)
05
影视融媒体学院
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
陈姝蒙
实践地点:重庆市巫山县重庆银行巫山支行
在“返家乡”实践活动的引领下,我有幸踏入了重庆银行巫山支行的大门,展开了一段为期一个月而却意义非凡的实习经历。这段时光既充实又温馨,让我收获颇丰。
春节期间,我参与了银行精心策划的写对联活动。亲手挥毫泼墨,将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一笔一划地融入春联之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温度。元宵节时,协助银行组织了一场客户包汤圆活动和小朋友画团扇的活动。活动中,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不仅拉近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也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服务至上”的真谛。
在日常工作中,我认真细致地整理客户信息,协助客户办理各类简单业务,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对银行业务有了全面的了解,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的知识,更让我收获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去,为实现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图为陈姝蒙写春联)

(图为组织包汤圆活动)

(图为陈姝蒙整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