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以非遗文化之笔,绘乡村振兴华卷

    作者:江羽涛 编辑:黄文涵 来源: 团委 发布时间:2024-07-15 00:55:07

    【本网讯】“我喜欢翻山越岭,行走于大山之间,去探索,去发现,感受乡土风情。希望借助你们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白水洞村来,回归这片宁静的山脉,感受花瑶风情,成为我们花瑶文化的传承者。”面对“赏瑶山梯田,品千年花瑶”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陆显中书记真情流露,他的这番话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大家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在近几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团成员积极探寻当地特色文化,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深山的幽香

    促进团成员前往村内知名茶庄——虎久雾语,听茶庄负责人讲述茶庄背后的故事,了解一代代茶人对品质的坚持和对传统的尊重。成员们还深入茶园和制茶车间,体验从采茶到制茶的全部流程,感受着采茶人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茶庄带动全村千余人就业,促进了白水洞村的经济发展。

    7B93B

    (图为成员们采茶体验活动宣传海报)

    非遗的传承

    促进团成员多次向非遗文化传承人米兰姐虚心请教当地花瑶挑花与非遗植染,认真聆听了米兰姐关于花瑶挑花与植染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和文化意义的介绍。在米兰姐的耐心指导下,成员们亲自动手尝试了扎染技艺。大家细心挑选图案,精心设计布局,创造出独特的色彩效果。虽然初次尝试,作品并不完美,但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53E05

    (图为非遗传承人米兰姐向成员们介绍花瑶挑花)

    82B4D

    (图为活动现场)

    振兴的方向

    为促进乡村非遗文化传承,探究花瑶文创产业发展,全面贯彻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2024年7月11日下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校青马工程“赏瑶山梯田,品千年花瑶”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于虎久茶园约见熟悉花瑶的茅坳驻村第一书记陆显中书记,询问村寨现状并探求相关经验,共同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首先,陆书记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白水洞村进行了基本的介绍。白水洞村处于两市交汇之处,拥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和高达1100米的海拔落差,常年的雾气缭绕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当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深山之中更是生长着弥足珍贵的中草药和羊肚菌。白水洞村的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世世代代过着与世无争、自然和谐的生活。

    接着,陆处长详细介绍了当地的风土民俗。村民以瑶族为主,多为瑶汉杂居,在守望相助中形成了和谐的民族关系。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积淀,隆回县孕育了呜哇山歌、手工造纸、花瑶挑花和滩头年画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水洞村都做了传承基地。此外,还有炭花舞、草编艺术以及药草师群体等当地特色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该地绚烂多彩的文化景观。

    陆书记强调,这些文化都是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宝贵遗产,我们肩负着保护和发扬这些乡村非遗文化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图为成员扎染制衣)

    最后,陆书记表示,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山中许多珍贵的药材和动植物正面临生存空间被挤压、濒临灭绝的窘境。同时,他也忧虑于白水洞村的年轻人外流现象,这一趋势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挑战。面对日益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乡土文化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冲击。身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瑶山村民,陆书记立志于追寻花瑶文化的历史根源,努力谋求花瑶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身的力量。

    A6A93

    (图为陆处长和三下乡指导教师交流)

    在与陆书记的交流中,三下乡成员深刻感受到他爱家乡、重文化、守初心的坚定信念,了解到白水洞村非遗文化的形式多彩,体会到花瑶非遗文化蕴含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花瑶文化将迎来新的生机,白水洞村也将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